未來中國外貿向好可能性增大 |
作者: 中新经纬 发布时间: 2018-05-14 |
5月8日,海關總署公佈今年4月我國外貿進出口最新數據,出口方面,4月出口1.27萬億元,相較於3月同比增速由負轉正。進口方面,4月進口1.09萬億元,同比增長11.6%,高於預期。 進出口數據總體向好 出口方面總體來看,我國一般貿易快速增長。從重點商品來看,機電產品出口增長,但玩具、紡織物、箱包、服裝、燈具、鞋類等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下降。機電產品是集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特徵為一體的工業製成品,我國有較歐美更加低廉的人工成本和較其他發展中國家更豐富的人力資本,因此具備生產機電產品的比較優勢。從國別來看,我國對歐盟、美國、東盟和日本等主要貿易夥伴出口均保持增長。中美貿易方面表現也不差,中國4月份對美貿易順差221.9億美元,環比增長43.8%,3月為順差154.3億美元。另外,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勢較好,新興市場開拓有力。 進口方面,從重點商品來看,主要大宗商品進口表現參差不齊,鐵礦砂、原油和銅等商品進口量增加,大豆進口量減少,進口均價漲跌互現。前4個月,鐵礦砂進口總額同比減少16.9%,主要受到進口均價下跌17.1%的影響;原油進口總額同比增加23.5%,同時受數量和均價上漲的影響;煤進口總額同比下滑3.0%,其中進口數量增加9.3%,部分抵消了進口均價下跌11.3%的影響;大豆進口總額同比減少11.5%。從企業類型來看,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國有企業進口均有所增長,民營企業進出口所占比重進一步提升。前4個月,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3.52萬億元,增長12.4%,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38.6%,比去年同期提升1.2個百分點。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增長4.6%,國有企業進出口增長12.2%。民營企業進出口比重繼續提升可能主要由於勞動密集型產品仍為出口主力。 貿易帳方面,中國4月貿易順差(按人民幣計價)1828億元,預期1891.5億元,前值-297.8億元,3月貿易逆差的局勢有所扭轉。結合外匯儲備來看,4月我國跨境資金平穩運行,外匯市場繼續呈現供求平衡格局。受美元指數回升,主要非美元貨幣相對美元下跌和資產價格回調等多重因素的影響,4月外匯儲備規模小幅下降。 中美貿易摩擦仍為未來最大不確定因素 因國內經濟基本面企穩,內需穩定增長可持續,對於未來我國外貿情況,我們需重點關注外需方面。我國 4月出口同比增速由負轉正主要得益於全球經濟復蘇持續、新興市場需求強勁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稍顯緩和。近期公佈的數據顯示,全球主要經濟體製造業PMI多位於榮枯線上方,顯示全球需求好轉。歐元區4月製造業PMI終值56.2,高於預期和前值,英國、義大利、法國、德國4月製造業PMI均在53之上。日本4月製造業PMI終值53.8,已連續20個月呈現擴張趨勢,未來前景樂觀。而美國4月各項數據表明,雖消費和製造業增長有所放緩,但通脹和就業數據都不錯,總體經濟增長較為穩健。除了歐美國家經濟復蘇,“一帶一路”沿線的新興市場需求也十分強勁。據國家資訊中心“一帶一路”大數據中心等單位編寫的《“一帶一路”貿易合作大數據報告2018》顯示,2017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進出口總額達到14403.2億美元,同比增長13.4%,高於我國整體外貿增速5.9個百分點,占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36.2%。而從2018年前4個月的數據來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持依然表現強勁,預計未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會持續拉動我國進出口,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新支點。 此外,今年年初以來中美貿易摩擦一直備受關注,兩國貿易關係的不確定性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一大風險。近期,中美貿易摩擦稍顯緩和。據新華社消息,5月4日中美貿易磋商在北京落下帷幕。事實上,此次中美貿易談判是美國雙邊貿易體制下的關鍵一步,此次貿易談判具備更多促成因素,雙方就擴大美對華出口、雙邊服務貿易、雙向投資、保護知識產權、解決關稅和非關稅措施等問題充分交換了意見,在有些領域達成了一些共識。預計雙方不會輕易放棄和平解決的方式,但具體談判結果還有待進一步觀察,料將是一場“持久戰”。綜合來看,在內需和外需的共同支撐下,雖中美貿易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但我國未來外貿情況向好可能性增大。
|